为帮助同学们将园艺专业知识转化为实操能力,感受智慧农业的创新魅力,8月25日,在班主任王惠玉带领下,24园艺1班暑期实践小队参加了北京市乡村振兴农业科技课题“叶用甘薯品种筛选示范及配套栽培技术集成应用”项目观摩会,先后走进北京市通州区永通昌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、平谷区京瓦温室园艺示范园等地,开展了一场围绕叶用甘薯的沉浸式暑期实践活动,用青春与专业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亲手测定指标,解锁智慧种植
抵达通州区永通昌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后,实践小队的第一站便是叶用甘薯种植大棚。在老师和学姐的带领下,同学们迅速投入实操,手持测量工具,仔细测定每一株叶用甘薯的叶片长度、宽度、茎间粗度及叶片个数,将课堂上学到的“园艺植物形态指标测定”知识落到实处。指尖触碰叶片的质感、笔尖记录数据的专注,让同学们对园艺专业的“实操属性”有了更深刻地理解。
园区负责人带领小队逐一参观了不同品种、不同种植条件的叶用甘薯大棚,并重点展示了采收甘薯叶的自动化设备。“这套设备能精准控制采收高度,既保证叶片鲜嫩度,又不损伤植株根系,大大提高了采收效率。”负责人的讲解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智慧农业技术如何为传统种植“提质增效”。

探秘水培秘方,邂逅“高营养蔬菜”
小队继续前往平谷区京瓦温室园艺示范园,开启叶用甘薯水培技术的探索之旅。示范园内,一排排水培槽中,叶用甘薯根系发达、洁白舒展,水体清澈无苔藓,生机盎然的景象瞬间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。
“水培环境能精准控制养分与水分,让根系‘喝饱喝好’,不仅促进植株生长,还能减少病虫害。”园区负责人何教授详细介绍了水培技术的优势,并分享了叶用甘薯的“营养密码”——其富含膳食纤维与抗氧化物,营养价值是普通蔬菜的5-10倍,既能丰富日常饮食的多样性,也契合当下年轻人对“轻负担、高营养”生活的追求。看着水中蓬勃生长的植株,同学们不仅惊叹于农业技术的神奇,更对“蔬菜种植”产生了浓厚兴趣,原来小小的叶片背后,藏着这么多关乎健康与技术的学问。

晰优化方向,锚定农业创新
两场实践观摩结束后,小队还旁听了叶用甘薯专家讨论会,进一步了解蔬菜产业发展方向。会上,专家们分享了叶用甘薯引种北京的阶段性成果——经过适配性试验,目前种植的品种已能很好适应本地气候与土壤条件,为后续大面积推广、优化区域农业结构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此次暑期实践,24园艺1班的同学们以“厚德笃行、博学尚农”的校训为指引,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,从理论学习走向实操探索。无论是通州大棚里的指标测定,还是平谷示范园的水培观摩,亦或是专家研讨会上的思路碰撞,都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成长、在探索中收获。未来,班级将继续依托此类实践活动,鼓励同学们以青春汗水深耕农业领域,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、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力量,让园艺梦想在田野间绽放光芒!